动态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动态新闻 > 正文

心肾联手完成首例中心静脉狭窄PTA后支架植入术

 近日,肾病风湿免疫科与心血管内科联合完成我院首例中心静脉狭窄患者PTA术后支架植入,患者肿胀手综合征于术后1周完全消退,上机再无透析痛苦。
    患者吴某某,男,65岁,高血压病史10余年,维持性血液透析2年,右上肢肿胀疼痛2个月入院。患者右上肢肿胀,透析时加重,疼痛难忍,查体见右上肢肿胀,浅表静脉迂曲、青紫,右上肢上臂臂围约为左上肢臂围两倍。既往患者反复到外院行中心静脉球囊扩张,我院肾病风湿免疫科罗海丽主任团队与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张腾主任团队进行了联合会诊讨论,决定在介入下对患者PTA后支架植入。手术经右上肢头静脉置入血管鞘造影,在介入下可见患者右头臂静脉狭窄,狭窄程度大于90%,选用泥鳅导丝通过病变部位进入下腔静脉,高压球囊经过导丝进入狭窄部位处进行扩张,扩张完成后行支架植入,复查造影狭窄基本纠正,患者感觉良好。
    肿胀手综合征是动静脉内瘘最常见并发症,原因多为颈内静脉导管植入术后患者中心静脉狭窄,引起内瘘侧肢体肿胀疼痛,内瘘穿刺困难及压迫时间延长。以往因黔东南州内技术条件限制,病人需要到上级医院解决问题,既延长了治疗周期又增加了病人的费用负担。为解决这一难题,我院肾病风湿免疫科派出黄培喜医师到北京市海淀医院进行血管通路专科培训,将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PTA)等先进技术引入我院血管通路治疗中。PTA手术是经球囊导管等器械扩张或再通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病变,主要应用于肢体血管,包括超声引导PTA和DSA引导PTA,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和闭塞的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可重复操作等优点,最大限度的保护患者的血管资源,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已经逐步替代外科手术,成为治疗动静脉内瘘失功的首选治疗方案,在血液透析治疗领域中广泛应用和推广,是现代肾内科医师手中的“利器”。
    该病例在PTA技术的基础上植入了支架,最大程度的血管再通,减轻静脉回流侧肢体肿胀,保证了血透中血流量,成功解决了患者痛苦。今后肾病风湿免疫科还将进一步加强与心内介入科、B超室等相关科室的协作,不断开展超声引导PTA和DSA引导PTA的技术,推动医院技术的进展,为患者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黄培喜) 

造影见右头臂静脉狭窄


支架置入后狭窄解除,血流通畅


手术对比图

上一篇:我院组织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
下一篇:我院顺利通过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