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重症医学科
一、科室历史
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成立于2010年,是黔东南州重症医学领域独立建立最早的学科,是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CCUSG)成员单位。随着凯里市高新开发区的快速发展,为响应一院多区的医疗需求,于2019年10月开设翁义院区综合ICU,进一步保障了翁义院区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
二、专业团队
目前有医生共17人,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5人,硕士研究生2人,护理人员45人。其中翁义院区综合ICU有医生7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3人,护理人员17人。医护人员先后前往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宣武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西南医院(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贵医附院、遵医附院等知名医院进修学习和专科培训,并取得相应专科资质。多人在全国、省级、州级多个医学学会担任学术任职。这是一支技术过硬的专业队伍,对各种急危重症有较强的诊治和护理能力。这更是一支经过疫情考验的英雄团队,枕戈待旦、时刻准备着应对各种突发公卫事件。
三、科室设施、设备情况
翁义院区设置床位8张,每床单位配备中心监护系统、重症信息管理系统及吊桥、吊臂、多功能电动床、中心供氧系统、中心供气系统、中心吸引系统、空气消毒机、床单位消毒机等相应软硬件。拥有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含高级血流动力学监测(PiCCO等)、BIS监测、菲利普超声机(含食道超声)、索林心肺转流离心泵系统(ECMO)、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PB840、德尔格等进口有创呼吸机、菲利普V60无创呼吸、转运呼吸机、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仪、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机(CRRT)、可视喉镜、双向直流电除颤仪、12导联心电图机、电子支气管镜、振荡排痰仪、血气分析仪、亚低温治疗仪等一大批先进设备。
四、诊疗范围
诊疗范围包含各种高级生命监测、支持技能及技术:如心肺脑复苏、人工气管建立及管理、机械通气及呼吸功能监测、俯卧位通气、纤支镜检查与治疗、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治疗技术、经肺热稀释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血液净化治疗(CRRT)、重症超声监测、感染控制技术、镇痛镇静技术、空肠营养管置入术、营养支持技术、脑电双频指数监测(BIS)、床旁快速检测技术(血气分析、血糖等)、各种穿刺技术、ICU早期活动与康复治疗。该科下属“体外生命支持小组”经主管部门备案,目前已经开展多例限制类技术“体外膜肺氧合术(ECMO)”。这是一种用于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持续提供呼吸和/或循环辅助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为危重病人带来了更多选择及生的希望。
六、教学
承担贵州医科大学本科教学重症医学课程的教学任务,承担规培学员、实习学生的教学任务。
七、科研情况
近年来该科获省级科研立项3项,州级科研立项5项,州级新技术10余项,发表论文共计30余篇。
八、科室荣誉
陈若冰获得“贵州省第二届百优医生内科翘楚”称号。蒋振钦获得“贵州省第三届百优护士”称号。在2020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该科共派出多批医护人员共15人次参加贵州省援鄂医疗队、贵州省援沪医疗队、援助将军山医疗队等奔赴湖北鄂州、上海、贵阳抗击疫情,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多次表彰。近年来科室医护人员荣获各种奖项及表彰30余项。
九、科室咨询电话
0855-3835600